卜希旸 官方网站

http://buxiyang.zxart.cn/

卜希旸

卜希旸

粉丝:7795

作品总数: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号老巽,194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自幼喜爱书画,11岁时拜于詹先生为师。1958年考入北京师大附中,1959年,获得北京市少年儿童赛画大会一等奖。1961年考入北京...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松柏精神,雪山风度——著名书法家卜希旸的笔墨人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采访了著名书法家卜希旸老先生。和卜希旸老先生的对话,是一件养心怀性的事。清静淡雅的生活,敦厚慈祥的面容,谦逊而耿直的襟怀,自家通透风骨的见地,娓娓言语间充盈着平和的睿智之气,令人涣然而消鄙陋之心。老先生对艺术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对书法艺术坚持不懈的探索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卜希旸,号老巽,194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自幼从师于詹先生学习山水画和欧体字。1958年卜希旸考入北京师大附中,美术老师邓海帆先生在课内课外时常给予辅导。1959年,14岁的他获得北京市少年儿童赛绘画一等奖。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先后从师王传恭、郭风惠先生学习书法。先临颜真卿,后习汉魏碑刻。“文革”中,他开始学习古文字,曾手抄《殷契萃编》的大部分,又将《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录释》中《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等铭文双钩下来。还双钩了《石刻篆文编》,常常是钩到深夜,笔从手中坠落多次才罢。1979年,他加入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并在萧劳先生等老前辈的指导下从事书法教学。他的教学宗旨是:必须尊重学生的天赋,同他们一起把各人心灵中最有光彩的东西开发出来。1988年,应欧阳中石先生之邀,卜希旸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书,直至现在。而现如今他的弟子大部分都已经是书法系博士生导师了。同时出版有《汉隶书全集临本》《楷书津梁》《书法基础》《草书教程》等著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市文史馆馆员。

 

在采访的时候,卜老先生回忆道,在年幼的时候他就爱读《中国绘画史》,并经常到琉璃厂、西单商场、东安市场等旧书店去看碑帖,对书画更加入迷。后来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当时,学校请王传恭先生、郭风惠先生教书法课。能听到这些名家授课,对老先生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他学习非常刻苦,每到晚自习时,总把同学们练习白描的废纸收集起来,写满字才离开教室。郭风惠先生是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对卜希旸的影响最大,他一直在追求先生的苍劲老辣的笔法,但总说自己未及万一。

 

如今的老先生,不光追求书法艺术上的造诣,更为培养中国新一代爱好书法的青少年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当我问到作为一个书法的初学者应该临什么样的碑帖时,老先生说道:学书法,如果说我们是打算学唐人的楷书,可以从颜真卿柳公权入手,是没问题的。如果说我们还负责还影响着儿童,那么从颜柳入手是绝对没问题的。但是从颜柳入手你只能写行书,也可以继续写颜真卿的,写他的《争座位》、《祭侄文稿》。写宋人的“苏黄米蔡”这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写了颜柳再写王羲之,就是费点事,也是能学的。那么我们学了魏碑呢,也是可以的。但是初学者没有人指导的话要写比较大的字形比较大的唐代人的碑《玄秘塔》呀,颜真卿的《多宝塔》呀,这种贴不容易被产生误解,因为比较清晰,所以在旁边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这样做。如果有老师知道,听老师的就可以。从唐碑入手和魏碑入手都可以。

 

然而对于现如今的年轻人在学习书法时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卜老也有自己的态度:学习书法一定要从心里尊重传统。毛笔是我们这个民族使用了几千年的工具,王羲之的《兰亭序》至今虽然已有353年的历史,但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的成就。所以如果这样的东西不注意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们一去动笔就知道这工具,他是用的最好的。他是怎么用的我也要跟他学一学,就像跟舞蹈家跳舞一样跟着大师学进步一定很快的,你光听大师说舞没什么用的,所以兰亭他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学一学。也别说就跟他走这几步,也要有自己的个性,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启功是人民的书法家,因为喜欢他的人更多。所以有些年轻人一动笔就想跟人民的喜好相对抗,不要与传统的东西去对抗。传统的审美只能去吸取不能去对抗。我们有些书法家应该向白居易学习,写了诗都给老百姓听。你的书法家的地位是人民给的,所以不要跟人民唱反调。所以说最重要的是:不磨灭自己的个性,同时要尊重传统。

 

当我问到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时代的开启,大家都习惯了打字,这是否会让书法艺术走向没落时,老先生说道:毛笔字所处的这个网络的时代并不会让书法艺术走向没落。正相反,因为相比传统时期毛笔字具有的实用性,互联网时代让毛笔字失去记录功能的同时,更能发挥毛笔字的艺术性,反而获得了艺术上的自由。

 

在采访的最后,老先生对我说,之所以能够在书法这条路上一路坚持下来是因为他觉得中国字太美了,每当老先生看字帖的时候,都怀着一种非常兴奋,非常满足的心情。正是老先生这种对中国字的热爱,成就了老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同时他也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卷轴之上书写了独特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新浪资讯